新莊的歷史發展比艋舺〈台北萬華〉還早
是清初台北地區開發最早的都市
也是當年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港阜
慈祐宮俗稱新莊媽祖廟,是本區最古老的寺廟;民國七十四年經內政部公告為三級古蹟。早年由大陸來台開墾的先民,須橫渡風浪險惡的台灣海峽,安全抵達這片土地後,要適應此地新環境,又要防備原住民的攻擊,因此故鄉的神佛,尤其是航海的守護神媽祖,成為移民的精神寄託,自家鄉媽祖廟求來的香火,被視為護身符,並在經濟能力許可下,建廟加以膜拜。
新莊濱臨大漢溪,早年進入台北平原
只有由淡水港溯水路而上這條途徑
而大漢溪溪流很深,往來大陸貿易的民船能出入無阻駛靠新莊
基於這種優厚地理天然條件,新莊就逐漸形成港阜
造成清初的一度繁榮...
自公元1736到1796是新莊的最繁盛時代
時諺並有《 一府、二鹿、三新莊》之稱
大殿裡的古碑、石刻
古樸精細的雕刻
可看出歲月的痕跡
慈祐宮內目前尚保存的文物甚多
並有乾隆、嘉慶以下古碑、木刻楹聯多對
神明
慈祐宮的正殿中央奉祀媽祖及千里眼與順風耳,左右次間配祀伽藍王爺與福德正神;後殿供奉觀音佛祖以及韋陀尊者、哪吒太子爺,左右配祀達摩祖師與註生娘娘;開山殿設有歷代重修的先賢祿位、歷代住持比丘牌位與捐奉媽祖田的信士兄弟。在傳統社會中,這些神祇不僅具有保平安、祈福財的作用,同時是移民開墾拓荒的心靈依靠。
媽祖
該宮供奉的主神為天上聖母,亦是人們俗稱的媽祖。媽祖於宋代稱「靈惠妃」,元明時稱「天妃」,清康熙後稱「天后」,為沿海各省信奉最為普遍的航海神,也是台澎居民主要崇祀的神。根據乾隆四十三年(一七七八年)林清標編《敕封天后志》所傳,媽祖俗名林默,生於北宋建隆元年(九六0年)三月廿三日,太宗雍熙四年(九八七年)九月九日羽化。媽祖的父親名林愿,官居湄州都巡檢,母親王氏生有一男六女,媽祖排行最小。媽祖從小聰穎過人,行事作為異於一般女子,喜好靜坐一室,焚香誦經禮佛;個性樂善好施,勤於助人。由於出身海邊,熟諳水性,所以經常幫忙救助海上遇難船隻;又因通曉天文氣象,能預報天氣變化,鄉人尊稱為「龍女」。媽祖生前救人事蹟不少,當她羽化後,神蹟更傳遍各地,自北宋起即建廟祭祀,屢受各朝敕加封號,成為神界賜封最多的神明。
用色鮮艷美麗的獅子及樑上畫飾
清光緒十三年仲秋吉置之石柱
前後殿神龕雕工之精細
木刻古代宮燈
精細的神龕 盤龍柱
設於觀音殿的古代神像
於民國69年12月初遭竊遺失
直至民國92年十月始尋回
流落在外二十餘年的十八羅漢、山神、海神
終於榮歸故里,媒體爭相報導轟動全國
慈祐宮於乾隆44年即設有觀音殿
經過嘉慶、道光...年間
這23尊神像應該是清朝中期的作品
雕工精細華麗的神龕
新莊鼓藝廠响仁和的大鼓
每年的過年前前來點光明燈
安太歲的信眾絡繹不絕...
後殿古色古香的地藏王菩薩殿
一座座光明燈燈塔
充滿古樸的雕刻獅子
一座座高大的光明燈燈塔由前殿到後殿
古色古香的宮燈
媽祖身旁的左右護駕千里眼、順風耳
後殿的各式神明法器
後殿許願池上的龍...
在這龍年新春
願所有朋友龍年攏好運來!!
《2、*可搭三重客運至輔仁大學下車即可到達。》《錯誤》
3、自行開者者由台北走1甲號省道至新莊橋右轉就可抵達。
貼上此交通資訊意在更正錯誤資訊
我不知此資訊從何而來但就是有誤
就1、2項作更正
坐任何大眾運輸工具都到新莊站或新莊國中站下車
千萬記得~~
丹鳳國小及輔仁大學離老街車程都還要十來分鐘ㄋ
現在有了捷運新莊線更快速方便了喔!
慈祐宮就在新莊老街上由捷運2號出口出來
旁邊小巷走二、三分鐘就可到達喔!!
相關po文連結: